森林療癒之發展
「森林療癒」起源於德國。德文的Waldheilung相當於英文的 Wood Healing. 直譯為「森林治療」。早期在德國黑森林及瑞士阿爾卑斯山脈一帶流行的跑酷森林運動('parcour' forest exercise)常被用來改善身體健康,可以說是森林運動的濫觴,德國對森林浴的研究超過百年歷史,而俄國人尤其是克里米亞的居民早就知道樹木的醫療效果,並且遵循著傳統在森林中從事對身體有益健康的活動。20世紀初俄國科學家就開始對對森林療癒做科學研究。1928年,俄羅斯國立列寧格勒大學生化學教授東金博士(Boris P. Tokin,1900-1984)。提出芬多精(Phytoncide,俄語фитонциды一詞,並將芬多精做有系統的利用。這一名詞是由古希臘Φυτόν(植物)和拉丁語 Caedo(殺死)組成,意即植物殺菌素。他發現有些植物所釋放高活性物質(active substance)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防止植物本身腐爛並對抗各種細菌、真菌及昆蟲。而很多植物所散發出來的芬多精除了可以殺菌外,對調節人體中樞神經、啟動人體自律神經系統、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腦壓、促進內分泌系統都有相當大的功效。他的發現對以後森林療癒的研究有著非常重大的貢獻。
Boris
P.http://Tokinru.wikipedia.org/wiki/Токин,_Борис_Петрович
但將森林療癒發揚光大並做深入徹底的科學研究的是日本。日本林野庁早在1982年就已經發現森林對舒解壓力改善健康的好處,因此創了森林浴(しんりんよく)這個名詞。當時選定長野縣赤沢自然休養林以著手對森林浴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因為該修養林除了是日本三大美林之外,也是自1600年代尾張藩開始就嚴厲保護的森林。1983年神山恵三所著《森の不思議》一書問世後日本多位學者相繼投入森林療癒的研究工作。2004年以後,日本林野庁、厚生労働省、各研究機関、大學及民間企業共同合作,成立「森林療法研究會」(森林セラピー研究会),「森林醫學研究會」(森林医学研究会) 以專心投入森林醫學等研究。森林浴效果透過腦波測定、人體反應速度、唾液中壓力荷爾蒙濃度、心跳的變動、心理的調査等研究方法,得到了科學的印證。其多年來研究發現如下:
(一)不同的樹木具有不同的芬多精效果。
(二)樹木的香氣達成放鬆的效果。
(三)枝葉的沙沙聲具有安神的作用。
(四)離開日常工作場所有忘卻雜念的移地作用。
(五)在森林中,心跳變得和緩。
(六)緑色對心情的安定、情緒的調和有相當大的幫助。
(七)在森林中,交感神經獲得抑制,副交感神経活動力的提升,緊張、憂鬱、憤怒、疲勞等負面情緒得到緩和,並有使人達到全面放鬆的效果。
(八)血壓降低,脈搏變慢。
(九)自律神經調整,抗癌蛋白質(抗がんタンパク質)增加。
(十)自然殺手細胞活性增加、免疫機能提升。
(十一)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ne)濃度降低,進而對血壓、血糖達到了改善的效果。
(十二)消除失眠、頭痛、焦慮、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硬化等。
(十三)確認森林中陰離子(negative ions)對減輕壓力,放鬆身心,對動植物生長的好處。
由於森林浴的功效顯著,日本現在有接近百處森林浴場被認定為「森林療癒基地」(森林セラピー基地)
赤沢自然休養林http://www.avis.ne.jp/~hinoki/01akasawa.html
美國
在美國及其他國家對森林療癒的研究也都急起直追,美國環保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森林對健康的好處(Health
Benefits From Forests)如下:
(一)提升免疫系統(Boosts
immune system)。
(二)降低血壓(Lowers blood
pressure)。
(三)減少壓力(Reduces
stress)。
(四)改善心情(Improves mood)增進專注能力,對患有ADHD (意力缺乏過動異常症的小孩子也有顯著的改善效果,(Increases
ability to focus, even in children with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五)加速手術及疾病的復原(Accelerates
recovery from surgery or illness)。
(六)提升能量水平(Increases
energy level)。
(七)改善睡眠(Improves
sleep)。
台灣
隨著日本人對森林浴的狂熱,台灣農委會林務局在2004年開始推廣森林浴活動。在學術研究上,在2003到2005年間,有陽明大學陳俊忠教授在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研究,2012馬偕醫學院林一真教授在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研究。2010年,中興大學森林系王升陽教授對不同森林中芬多精成分及功效的研究。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也斷斷續續的委託學者從事森林保育、維護與森林浴的研究。不過這些研究都是零零星星的論文發表,直到2016年馬偕醫學院林一真教授出版了《森林益康-森林療癒的神奇力量》一書,森林療癒對人類生理與心理層面成面的好處才在台灣得到具體的陳述。該書所提到森林浴的10個好處,包括:調節自律神經、平衡內分泌、促進免疫和抗癌、降低疼痛感、活力和防跌、運動體能、放鬆與正向情緒、減少身心不適感、提升正向認知、提高專注力和癌症復健的生活效能等。林教授的研究結果與歐美日專家學者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在民間方面,黃徹祥老師(本名黃祥輝)早在1992年起,就一直在傳播森林療癒的訊息。他本身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一種免疫系統的病變,在找遍中、西醫,吃了很多的中藥西藥,試了很多種的民俗療法,經歷很多磨難,都還無法解除那種錐心之痛之後,經由臺大醫院連文彬教授的建議,黃老師開始在林中練氣功,嘗試利用森林的力量把身體潛在的自癒能力開發出來。黃老師體悟到只有在大自然的環境下把身體自我修復的機制打開啟,他才有重生的機會!
經過不斷的練習與嘗試,黃老師體會到身體會在大自然中找到療癒所需要的藥方,這藥方不不是用吃的,而是在放鬆的情況下直接被人體吸收。黃老師由於身體處於苦難中,對大自然的感覺非常敏銳,常感受到花、草、樹木、岩石等等對修復身心的助益。因為黃老師在練功的當下非常放鬆、放下,不為其他目的,只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而已。
先行者黃老師的身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