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心放下,排除心中結,胸中結(小蔡聽課心得)

心放下,排除心中結胸中結

 

如上所述,心不鬆,身難鬆;身不鬆,氣難通.。黃老師認為身體的很多疾病都是心理造成的,而心裡的疾病常常是因為心中鬱悶,也就是心中有結。「心中結」這種結如果沒有打開,你再做什麼樣的運動也都沒用的。因為身心相應,病由心生如果這種心中結不能解開,它就存在在你內心深處,一輩子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因此,黃老師練功的最高準則就是要心放下,這也就是他所說的「自然禪心法」。黃老師發現很多練功者雖然努力地運動,但是身體還是有一些毛病是無法透過運動來排解。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辦法排除心中結,才能加速排解掉一些病痛這就是自然禅放下黃老師發現甚至是出家眾雖然是表面上物慾、名利都放下了,但是身體還是不健康,其主要原因常常是心沒放下,過去的嫉恨,甚至對宗教的堅持都是沒放下的結果。

黃老師認為放下是放下過去,放下昨天,放下剛剛,放下標準,放下苛刻,放下美好,放下抱怨、放下煩惱、放下自我中心、放下貪嗔癡,心就無罣礙,萬事迎刃而解。就生理學的角度來講,沒放下心中就有結,你的免疫細胞還要花很多精神來應付這些累積在心中的結,自然就無暇他顧,身體也就無法健康了。由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和中國等國家菁英團隊所組成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研究人員也證明,所有的基因都會因為正面的思考和改變了他原來組合的模式,而且他們證明過去的創傷可能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疾病。跟中國人所說的病由心生有 不謀而合的。

在《用下意識力量治病》(Use the Power of the Subconscious to Heal Illnesses)的演講中,Danna Pycher 提出她的研究結果,指出雖然我們的內臟器官是由非隨意肌組成,但是我們的下意識能會影響到不隨意肌的運作,所以如果我們不斷地輸入正面的訊息,身體也會跟著健康起來了。


放下執著(小蔡聽課心得)

放下執著

如上所述,病由心生--病來自執著。 放下執著是人類進步的最大動力, 過去的人執著地球是扁的是平面的,因為有的不執著的人他們就去探討而發現地球是圓的。執著的人常常是戰爭的發起者,基督教徒不接受其他宗教,因此有了十字軍東征。回教徒執著於自己的教義,所以很多激進份子犧牲自己殺害他人,為了是執著於自己的教義。日本日本浄土真宗小池龍之介在教人如何維持健康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練習不執著----「這樣也不錯,我不在乎,(それ、どうでもいい)。

黃老師常提到就像佛家偈語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放下執著,即是解脫」黃老師認為心裡的不輕鬆,源自於你的執著。執著有對過去的職責執著、對完美的執著、對好成績的執著、對速度的執著,有了這些執著,心裡不能放鬆。他認為我們要放下放下過去的恩怨、甚至放下前輩子、放下未來,一切順其自然,這也是「自然禪」也。這應了《金剛經》中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這其中是不住於一或二,而「不住」就是不執著、不在乎,即不在乎一或二。「而生其心」,就是用順其自然的心來處理。

放下執著的另一面就是放下堅持年輕的時候為了事業的成功,工作的順利常常會朝著目標堅持下去,那是毅力的展現。但是凡事還是要衡量自己的能力,盡心盡力就好。如果非要堅持達到某種的境界,那常常也會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生病喪失了身體的健康。沒了健康, 即使你拿到博士學位, 或是當上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那你也無福消受。如果你太堅持, 你會動員身體內各種戰鬥力量(fight),你的神經變得緊繃,一定肩膀會用力,你會變得很緊張,如果你不在乎,一切會回歸自然。如果你堅持下去,哪些意見跟你不一樣的人都會成為你的敵人。有了敵人你壓力就會產生。如果你不在乎,你就不會有任何敵人,你的心就回歸平靜安寧。堅持下去你會受到束縛 ,有了束縛,你就失去自由 你的人生也沒有新的變化。

常常有人自認自己是對的,就堅持不讓,非要堅持到別人認輸不可,或者非要證明自己是比人家強,堅持己見,一點不讓。殊不知對錯常常有各種面向,無法從各種面向去分析的時候,只能藉著別人的經驗見解來協助我們,讓我們了解一件事情更加透徹的了解事情。所以太過堅持反而喪失了學習的機會。就像日本小池龍之介所說的如果堅持下去,那些不同意事物,事物和現象的人都將成為敵人。每當我遇到敵人時,壓力就會發生。如果你不在乎,你將不會有任何敵人。的心就會平靜安寧。如果堅持下去,你將受到依戀的束縛,塑造你的偏好和想法,並結束新的可能性。如果你不是堅持的話,你會接受新的變化,以及沒有束縛的光明自由。(註1

除了堅持之外,很多人還會開始批判。殊不知批判是快樂的一個阻礙。,每一回你批判別人,你就和他們對立。批判別人就像對自己射箭。因為執著而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無法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件事情, 對事情常常不滿, 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得罪你一樣,那你就只能生活在痛苦的孤獨世界裡。

佔有也是一種執著。執著哪個人、哪些東西是屬於你的。其實每個人都是過客。那些人那些事只是緣到的時候,與你在一起,緣盡的時候,自然分手。想要佔有,更容易失去。以為擁有,其實已經失去。所以佛家常說「放下,亦是擁有」,「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根據諾西科學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所籌劃的的自我緩解計劃(The spontaneous Remission Project)他們研究過超過3500個個案大部分這些個案圍繞著癌症第四期的患者所做的研究,他們發現人類基因組 可以藉著釋放壓抑的情緒透過冥想或禱告增加正面的感覺,照著自己的直覺, 擁抱社會的支持,家身心靈跟意識的能量連結 修正心靈的創傷被正面積極的態度修復 症狀也得到了緩解(spontaneous remission)。


放下負面情緒(小蔡聽課心得)

放下負面情緒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為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這些情緒包括悲傷、孤獨感、委屈、憤怒、厭惡、尷尬、恐懼被遺棄與愛人分手被好友背叛至親過世生重病財務破產等都會造成我們的負面情緒。而處理情緒的方法最好的就是放下。如果你不欣賞某人的行事作風,因而生氣、憤怒,那是因為你執著於他們必須要他們「按某種方式思考、行事」。即使我們是受害者,我們也要選擇放下、善解、轉化與蛻變。寂靜法師 曾說「傷痛不一定被療愈,放下就是完整。」即使是因為一時生氣, 而勃然大怒引起雙方不會不快樂, 這時候也是要馬上放下負面情緒放下剛剛的堅持,放下剛剛的暴怒,轉變成好心情,虛心接受自己的情緒失控,這樣常常能夠將一個本來很不愉快的情境轉變成為和諧快樂的氣氛。像政治信仰也一樣,每個人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心目中的候選人,但不能因為支援的物件不同,而互相攻擊,破壞感情。

根據研究,失智症患者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病患,來自重性抑鬱障礙焦慮症。免疫系統常常受到壓力以及負面情緒的影響而變弱,你有越好的情緒,你就有越好的免疫系統。就像你相信上帝會拯救,你那你就真的得救了,你相信佛祖會保佑你,你就得到了保佑。因為你的身體會釋放出一種吧多分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就是免疫系統最好的助力。你有更好的情緒狀態你的免疫系統就會更好

與人家對立也是一種負面情緒。與人家對立,會為自己添加無數的煩惱,影響睡眠品質。為了要戰勝對方處心積慮,更是傷神,傷身。得到的頂多是竊喜, 卻為自己 樹立了敵人。  人的免疫系統常常受到 壓力及負面情緒的影響。 你的情緒狀態越好,你的免疫系統就更好。

另外,根據諾西科學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所籌劃的的自我緩解計劃(The spontaneous Remission Project)對過超過3500個癌症第四期的患者所做的研究,

發現人類基因組,可以藉著釋放壓抑的情緒 得到部分的重組。自己樂觀的直覺, 擁抱社會的支持,身心靈跟意識的能量連結,修正心靈的創傷,被正面積極的態度修都能使症狀得到了緩解(spontaneous remission)。

底下是轉自大紀元健康1+1 Lew Childre 博士與Howard Martin Donna Beech三位研究員 The HeartMath Solution 一書所研究的正、負面情緒與心率變化圖,供讀者參考,以進一步瞭解負面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在感恩、關懷、慈悲、憐憫等正面情緒狀態下,心率變化是連序的。( 資料來源:Childre, D. and Martin, H. The HeartMath Solu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1999.
在生氣、沮喪等負面情緒狀態下,心率變異呈現不規則。( 資料來源:Childre, D. and Martin, H. The HeartMath Solu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1999.

長期情緒壓抑就會造成腸胃不好,腸胃不好就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腸胃不好的人,再怎麼吃都不會胖,因為你吃再多的東西都無法吸收轉換成為你需要的能量胃潰瘍來自情緒, 情緒不好胃的蠕動就不良。再來胃不好東西到了位置後壞掉那遲早會中毒因為這些食物會轉換成毒物胃壞掉了又造成肝壞掉了,胃不好又造成腸子的潰瘍,腸子潰瘍就好像我們種菜時的菜根壞掉了健康的根系應該會有很多絨毛, 過敏是指很多東西不能吃但是只要腸胃能夠健康過敏源自然就會消失, 如果吸收東西是經由腸胃潰爛的地方吸收納又會造成肝臟的負擔, 肝不好又再造成對食物的分解不良, 如果長子的絨毛健全的話就容易過濾一些不好的東西這樣就可以減輕肝臟的負擔。 造成缺鐵。 脾臟功能差的人他的腸子一定很弱。 黃老師以前臉色是黃的缺脾臟不好,素蓮臉色是白的缺血。


放下恐懼與緊張(小蔡聽課心得)

放下恐懼與緊張

恐懼也是一種嚴重的負面情緒。恐懼雖然是所有動物,包括人類,為了生存必要的情緒。有了恐懼,就會提防危險,觸動強大的生命力,解決各種我們所面臨危機。但是很多恐懼就是源自於這過度,不合理的、不應該的反應。這種不合理的反應常常是健康最大的殺手。因為害怕血壓高, 血壓 就越來越高因為害怕得癌症,抵抗力在恐懼中被削弱了,就莫名其妙的得到了癌症。 得到了癌症後,治療又怕副作用,不治療又怕早死,整天活在恐懼日子中,癌症就越來越嚴重, 所以說病是自己嚇出來的。所以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很多癌症患者是自己嚇死的。相對的,很多人因為沒有檢查癌症機制,而與癌細胞共生一輩子而不自知。這些人反而得到了長壽。


根據《自由網站》(
The Liberty Web)在2015912日所刊載的一篇演講的文章,《心治病的力量---征服癌症的神奇方式》(The Power of Our Minds to Cure Illnesses----A lecture on the "Miraculous Ways to Conquer Cancer)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就是疾病是由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we create illnesses ourselves)。他們提出一個研究發現----那就是人身體裡面有一種機制,它會為身體刻畫出發展的藍圖。他們稱這種機制為「星體」(the astral body)。如果你認為身體有某種疾病,星體就會刻畫出這種藍圖,你就可能得到這種疾病。他們發現人體的細胞就像流水一樣,不斷的更新。如果你潛層的記憶認為這些舊的細胞仍然存在,仍然繼續採取對抗的態度,這些疾病反而會繼續存在下去。他們發現大概在經歷6個月之後就會得到完全的更新,因此如果我們所患的疾病超過6個月,就表示這些疾病是我們的星體將把它們保存下來的。 所以很多病都是心理造成的,在醫學上稱之為心因性疾病。疑心病常常會感覺到身體某個疼痛不已,當醫生檢查卻沒發現任何毛病。其它像偏執狂、精神衰弱症與憂鬱症等都是。這種病本來是沒有的可能是沒有的,但是你一直認為它有,最後它就真的變成這樣的疾病,也就是從心理疾病變成生理的疾病。

一位身患漸凍症的師姐在走出漸凍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恐懼。她腸子出問題,很緊繃,所以她走路的時候肩膀都拱起來,整個頸椎是緊繃的。 越恐懼手腳也跟著緊繃起來,變得更不靈活,自然無法走路,等到她放鬆了克服了恐懼,手腳不再緊繃,慢慢就動了起來,最後終於在8年後,學會走路。但也不必怕有恐懼,而恐懼:承認恐懼、勇敢面對、認真了解、順其自然,那疾病自然消失於無形。

理解,了解,然後人體也是一樣要能夠體會了解是個人在體悟,黃老師教的是身體自我修復的機制,心跟靈一定要平衡。如果心很執著,你就沒有感受到真言密行的秘訣----把你身體放鬆。你會抽筋就是因為緊張,尤其你越喊越緊張,如溺水的人在非常緊張的狀況下抓住人的時候非常的用力的,常常救溺水的人反而溺斃。要讓抽筋的人,解除抽筋,就是對自我說出放鬆放鬆。如果你緊張大喊,你抽筋會更嚴重。像醫生在打針的時候,如果你很緊張,你可能會感受到的痛感比你放鬆時要多上幾倍。所以解開季臻咒語就是叫她放鬆,放鬆不要怕不要怕。

    就醫學的角度來講,當你恐懼緊張的時候,你的心跳加快,血管收縮。這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常常是致命的。


放下比較心、區別心,讓心自由(小蔡聽課心得)

放下比較心、區別心,讓心自由

我們一輩子似乎都在比較、都在計較。小時候和兄弟姊妹計較是不是少吃了一塊肉,是不是長得比較矮,是不是長得比較醜,成績是不是比較差。長大後和別人考上那個大學,賺的錢那個較多,哪個人的家較大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常也常常和自己做比較。我們常會自己這樣說----我現在比以前笨了, 我比較沒用等等自我比較的話。現代人過度追求物質的享受,這張物慾常讓人陷入了失落痛苦的深淵。人變得非常的煩躁和焦慮,演變成各種病症,甚至精神失常。 放下比較心就是讓心自由。只要心中充滿愛與喜悅,不再比較,不再區別心就自由。心自由了潛能反而更容易發揮,不求成就,成就自來,一味強求反而會窒礙難行,這也就是所謂的「凡事盡心,靈性自現。」

   區別心是指對人或者事因自己的成見,而又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官位比我們高的人,比我們富有的人比我們有有學問的人, 我們會畢恭畢敬,唯命是從,對在我們下位的人,比我們重的人我們就趾高氣揚,這就是區別心。對都市人與對鄉下人,對學者與對農夫,等都會因我們區別心而有不同的態度。


要了解,理解與悟解(小蔡聽課心得)

要了解,理解與悟解

   了解只是知道一件事情發生了,知道個大慨,不見得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常會加入主觀的判斷,看法。理解是不仅知道其所發生的事,也了解其内涵道理,對事情有較全面性的了解,知道的比较透彻,並加入理性的认同,但不見得親身體悟。 而黃老師強調學習一件事情, 除了了解、理解之外 ,要能真正的悟解。能真正的體悟所謂:「學貴心悟」,要能參透,不能人云亦云,將徒勞無功;而且能發掘新義,增長智慧 體會深層的意義。黃老師常常提到的是,當我們練功的時候, 要真心去體悟,身體力行,從其中體悟出自然禪的奧妙, 而不是人云亦云, 沒有真正的體會, 只是跟著別人說說而已, 那就不叫做悟解。 領悟是自動會轉彎, 體悟自動修復的能量, 要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領悟。就像用檜木油醺鼻子一樣,要真正的去吸它的氣,然讓他穿透鼻子、眼睛、腦部、眼睛閉著交給自律神經交給自動修復的教育神經。


要有柔軟的心(小蔡聽課心得)

要有柔軟的心

被稱為「EQ之父 」的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在《柔軟的心最有力量》(A FORCE FOR GOOD : The Dalai Lama's Vision for Our World)引述達賴喇嘛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神奇的智慧和潛力,可以擁有一顆柔軟慈悲的心。」他提到只要擁有柔軟的心就能夠處理好各種衝突面對衝突、挫敗,轉化負面的情緒。

西方醫學理論為基礎,將佛祖的慈悲喜捨融入西醫專業(Buddha as Therapist)治療中的所謂「慈悲醫學」(Buddha Therapy),強調一顆慈悲的心柔軟的心是所有心理問題中最大的療癒力量

心理治療的研究其實是短短幾百年的功夫, 所以佛學提供許多心理健康療癒的新視野, 佛學的慈悲治療跟基督教的靈療一樣 ,提供這種所謂的第四種醫療很大的幫助。日本長老佛教協會(テーラワーダ仏教協会)所發展出來仁慈心,「慈悲の念」「慈しみの心」是實踐佛教教義的重要基礎。所以,為了自己身體的健康,你需要創造一顆善良的心,體諒別人,沒有衝突,快樂地生活。看到別人的焦慮不安,要試著感同身受的憐憫心,站在他們的角度為它們設想。為了培養「仁慈的心」,在你自己的思想中重複就足夠了。然後,「記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訓練。這種柔軟的心要推之於你自己的孩子,父母,朋友,各種生命,動物,鳥類,魚類,昆蟲和其他生物也是如此。

若沒有慈悲喜捨柔軟的心,就一定是貪、瞋、癡、慢、疑,

黃老師常提到「心要柔軟,就是要破我執」,不要固執,態度強硬。 不要為一些積恨,而耿耿於懷,怨恨就會愈積愈深,終至不可收拾,也不要逞強好勝,樹立太多敵人。只要以誠待人,以愛唯出發點,萬事都可迎刃而解。柔軟的心是知足的,柔軟的心只會讚美,看不到別人缺點。即使看到了也會接納,甚至欣賞他的缺點,接納自己,接納別人。

柔軟的心是寬恕的,是有同理心的。西諺說·犯錯是人性,而寬恕是神聖的」(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有同理心的人常常會想的是:如果我是他(她)的話,我會怎麼樣,也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這樣即使對方犯錯了,也會去了解他的動機,他背後的原因,因此不但寬恕他,還會積極的去幫助對方。 被最親近的人出賣是最難以原諒的事,但只有只有仇恨,只會讓自己更痛苦而已,能了解背後的原因,可能更重要。如果選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報複方式,你將陷入所謂的而形循環(vicious circle)中,彼此的傷害會越來越深。當你寬恕別人時,你的心不會被仇恨綁住,你的心將更自由。受你寬恕的人,也他們不會心存感激,也不見得會回報你,但最少傷害不會繼續,不會再危害你,你將因此受益。除了寬恕別人外,也常常要學會寬恕自己,如果你活在過去錯誤的痛苦中,你的心將永遠無法自由。正是所謂的「健康是内在平安,治愈是放下仇恨」。

柔軟的心是要自省與感恩的。如果我們要治好自己的疾病,我們必須首先改變我們對自己的察覺,也就是要常常自省。根據醫學研究,如果我們把身體當作像車子一般,我們可能想到為醫治好病的方法就是換掉零件,人類身體並不是機器。我們的身體不斷的在改變,新的成份正逐漸地取代舊細胞。隨著我們對自己的察覺,我們需要給我們的心靈和身體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應該是正面的而不是負面的,如果你一直用負面的情緒替代正面的情緒(should be positive, not negative),你的身體會有越來越多的負面因子,身體當然就越來越不健康了。

我們的心常常不自覺得創造出一些不好的模組(casting molds),但是我們在照鏡子的時候是無法看到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沒有辦法察覺到我們內心以及生活模式等扭曲。因此我們必須有一顆感恩及自省的心。我們經常自己的病痛歸咎於別人,我們常會說又不是我的錯,都是老闆害的,都是為了這個家。我們常常沒有真正反省失敗或病痛的原因。

楊定一在《真原醫》中提倡,人該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從飲食、運動、呼吸、思緒與情緒管理主動追求健康,並提醒自已,要常存感恩、懺悔、希望與回饋的念頭,因為慈悲是宇宙最大的療癒力量!需要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 他強調,心中充滿感恩、關懷、慈悲時,心臟會出現協調的頻率,使心血管功能良好,神經系統處於平衡狀態;當心中感到委屈或憤怒時,只要真誠地感恩,就能讓念頭歸零,遠離情緒與煩惱的框架。(http://skygene.blogspot.com/2012/07/primordia-medicine.html)


凡事善解--要正面思考,要轉念(小蔡聽課心得)

凡事善解--要正面思考,要轉念

自然療法專家Wallace Wattles 在他的健康科學(The Science of Being Well.)一書中所提到 正面的思考就可以改善你的健康。而黃老師所謂的「正面思考」,就是善解。他要我們了解善解的力量。凡事都要善解,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別人的謾罵也可以看做是對自己督促,所以要能善解、理解與諒解。到世間沒有什麼好爭的,感情若不能無條件就會苦,愛不是佔有,多少世間男女為感情所苦,不能得到對方就想毀掉對方,而做出做出一些傻事。黃老師常講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要感謝這些挫敗讓你成長。

   黃老師舉例說品軒師姐碰到了蛇的時候,她說大家不要怕,這就是大智慧, 就像媽媽碰到了危險的東西會告訴身邊的小孩不要怕。事後,她就去了解蛇的習性, 這是轉念的問題。 黃老師舉另一個例子說,以前有一位師姐說他練咒語的時候蚊子蒼蠅都不見了, 但是實際上蚊子還是在叮,但是只要你放下,即使蚊子在叮你也沒有感覺到,而且你還會感謝蚊子幫你找出你有毒素的穴位。 所以黃老師常講「任何一種磨難都是上天給你淬鍊的機會。」


傳播愛與付出(小蔡聽課心得)

傳播愛與付出--有捨才有得施比受有福·

聽人家說「付出是療愈很好的方式,真心付出也是一種療法。」如果大家彼此相愛,世界就會變得很和諧。當你懂得去愛、去關懷別人的時候,你會有一種歸屬感,你的腦裡會釋放出多巴胺,當你班比別人解決一個難題時,你會有一種滿足的感覺,不可言喻的成就感/。,

探路是很辛苦的,阿州在探路的時候心中是快樂的,他的血液酸度本來非常的高 就像在開闢建安一樣,很多人奉獻心力。當以後大家提起的時候,會說啊這是誰誰在這裡挖的,這是誰做的。就像金菊發現了這塊地,當初在草地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但是現在大家一提到這一塊地的時候,就會提到金菊找到的,那這種心裡的快樂跟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無心而為的快樂,就是因為奉獻所得到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當大家在乘涼的時候就會想起種樹的人。這是必然的。

根據Dr. Bernie Siegel, M.D.在他的書《愛、醫藥、與奇蹟》(Love, Medicine and Miracles)書中提到愛就是一種藥,它可以啟動身上的免疫系統,很多病人都在愛中奇蹟地復原。佛光山星雲大師曾經開釋「慈悲」二字,慈,是把快樂給人;悲,是替人拔除痛苦。你有痛苦,我願意為你拔除,願意帶給你快樂,這就叫作慈悲。

爱是永恒的,它是人類生存的動力。愛消除我們負面的情緒,消弭彼此間的仇恨。愛自己,愛別人。有了一顆愛人的心,你就會甘願做,歡喜受。證嚴法師在「生活禪心」提到「 甘願做,歡喜受」。人要甘願付出甘願受 ,人要付出付出會得到更多。黃老師常提到要「發揮阿甘的精神」。他認為-阿甘才是大智者,很多人為了要得很少付出, 只想得到就會緊抓著認為得到的機會而不放開, 任何一個行者全部都捨棄, 自然禪在做的就是捨的過程,施比受有福。 會有買到建安這一塊的非常的感恩人要多行善,多行善必有善報黃老師為了幫助有他們幾個兄弟買到的地這個人只要賣地給我後來我轉給了西一師兄 地主認為黃老師是為了行善事而將地賣給的黃老師看到大家快快樂樂他也跟著高興起來。探路是很辛苦的,阿州在探路的時候心中是快樂的,他的血液酸度本來非常的高,但因為探路流汗,而排出。在捨的過程中,他也得到了健康。 多施,就會有感恩滿足的心態,你會覺得更幸福。

傳播愛與付出的志工們


要活在當下,活出真善美的人生(小蔡)


釋迦牟尼曾說過:「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祥。」活在當下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忘記過去的錯誤,或不去思考自己未來,而是要把握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一直緬懷過去的榮耀,不要懊悔過去的缺失,嘆息曾經犯過的錯誤,哀嘆未能把握的機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現在開始做都不是太晚,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放下。 對未來也不是毫無目標,而是目標定了之後,量力而為,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憧憬不切實際的未來,或一直想著未來,為不可知的未來和擔心害怕,而是把握現在每個時刻,好好做現在該做的事那就是把握當下了。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是過客,人生短短數十年,每一刻都是永恆。當下是唯一真正存在的時刻,所以要每個時刻都要把握。如果我們老是活在對過去的悔恨中,或孜孜不倦、夙夜匪懈地追求一個目標,而忽略了當下。享受當下的美,享受當下的好,也要享受當下的情緒,痛苦ヽ不幸ヽ哀怨。好好的體會活著的每一過程, 因為生命只有一次,過了就永遠不再回來了。不要為了一個不可知的未來,而犧牲的現在的每一個時刻,那是不值得的。即便死亡即將來臨,在還沒死亡的之前,還是有很多個當下可以把握的時刻。

Buddha in Sarnath Museum (Dhammajak Mutra).jpg

https://zh.wikipedia.org/zh-ans/%E9%87%8A%E8%BF%A6%E7%89%9F%E5%B0%BC

活在當下其實就是放棄過去,就是前面講的放下剛剛,剛剛才生氣,剛剛才跟人家賭氣。賭氣了也要馬上忘掉,因為那不是當下。或者說,你對年輕人的做法完全不能認同,你你老是用你過去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年輕人,你沒有試著去了解當下,那你就跟年輕人產生了隔閡與摩擦。或者,現在不是你喜歡的政黨執政,你老是批評,老是看不慣,那你也不會快樂。你應該試著了解它跟你信仰的政黨有何區別,它的缺點在哪裡,但是也要注意他的優點,就是所謂的live and let live。不是只有你的信仰是對的,不是只有你的政黨才是好的,才能執政。當然不是你想要的政黨你當然不用去投它。但是常常是因為你沒有了解為什麼這個人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歡迎當選了,去了解背後的原因,你應該會更快樂因為這才是當下。


在團體中互助成長(小蔡)

每個人都有孤獨 恐懼 擔心 焦慮 無助的時候,有了別人的關懷,「不安」和「憂鬱」自然也會逐漸的消失。參加團體可以滿足人們心理和社會的需培養生命共同體的過程中,讓人有一種歸屬感(a sense of belonging貢獻自我時,又有內滿足。在團體中,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或經驗,這也是社會關懷的開始。人生所碰到的問題類似比如說你你罹患了胃病,你遭受到了生活上的困難,你被上司指責時的難過,你被人誤解的苦楚,沒有人能了解你時的孤獨,甚至你得到了癌症,這些很多都是別人也經歷過的事情。在團體中,這些經歷過的同樣事情的人,他們會分享他們的經驗,那你在無形中就得到了幫助。這就是團體的力量。而分享的人,在分享的過程中也會得到某種療愈的效果。有時候你為了要幫助別人,為了要關懷別人,你就會去除生理自己你會充實你自己你也成長了。

西方心理治療方法中,支持療法(Supportive therapy)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治療法。藉著交談、活動、學習、一起工作、互相幫忙、認識問題、改善心境、提高信心,從而讓病人得到身的康復。有了團體活動,心理受過創傷的人可以得到撫慰,患病者,因為有了同病相憐的夥伴,情緒得到了舒解利用團體動力化解種種的困難。

參加運動團體除了心理方面的因素外,也多了身體的保健。根據學者指出,從事團體運動的人比從事單獨運動更能延長壽。小棲蘭就是團體運動,身心靈療愈最好的場所。這是大家共同奮鬥的場所。在師父的領導下共同努力一步一步的成長茁壯在這個為了追求身心靈健康的團體中,大家互相鼓勵幫忙與分享。情同手足紅心中病痛不見了師兄姐各有所長互相幫忙。這時候師兄姐,就是最好傾吐的對象。為了幫助別人自己也跟著成長,人際間的互動也越來越良好。大家一起搬菇時那種快樂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黃老師希望大家常到山上來,每個人都要將自已融入這個群體,充分發揮個人的作用這種社交型運動既付出也收割這個園地是屬於大家的需要大家共同的耕耘耕耘自己的健康 讓你活得更有活力更健康更快樂。


靈放空(小蔡)

靈放空-小蔡

我們大家都知道要健康,就要注意到身靈的健康。身是生物有機體,心是腦部的運作,包括上意識,下意識。黃老師要解開每一個人身靈的潛在智慧,相當於預防醫學的身心靈整合,也類似於密教裡面講的是身靈相應。其中最難的就是靈放空。前面提過的楊定一博士提到「《真原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HGGNSLyTQ講的是全面醫學。因為,人不光是肉體,他還有心、還有靈,是多層面的組合,你不能談健康只談一個層面。」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超值光碟版)

    黃老師認為很多人的症狀,像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失眠症神經官能症,並不見得都是心智的問題,它們常常涉及心靈的問題。心靈重塑復建,需要放空,空了之後才有重建的機會。心理健康的恢復,常需要涉及心靈的重建。 也就是一些心理治療機構所稱的「心靈重塑療法」。這跟西方的「心靈重塑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針對人的潛意識做改變。這是黃老師經過多年治癒體悟以及對學員的觀察的發現與融會貫通。

身心靈三應,最固執的靈魂常常是你的個性,你的八字,黃老師在完全放下,聽天由命的時候說如果上天要我死的時候,那我真的就死吧。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金真正進入了放鬆的天堂, 這時候你會自動的去尋找你所需要的東西,樹根,樹根,樹葉,草地等去尋找你所需要的礦物質等,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我們常聽人說人的健康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包括身的健康、心的健康和靈的健康。大部分的人們往只注重身體的健康,對心理的健康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心,但相對的大部分人都不注意靈的健康。認為那是宗教的行為,有的人甚至認為那是迷信的行為。殊不知,身心靈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身放鬆,心放下,靈才動,現在,很多科學利用用模因和量子學說探討靈魂問題,有的把界定為「延伸在我們身體是四周的電磁場(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at extends completely around the body)。有的人認為靈是相對於人的肉體(body)與心智(mind)的靈Soul)。

而黃老師指的靈與生命基因類似,他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的」。本靈就是細胞原始最佳結合的狀態。它是與宇宙的各種能量場結合在一起的。這種「」是思想、情感、夢境、幻覺潛意識等等的結合,與生俱來,跟祖先父母的遺傳有關。他認為」是可以改變的。放空就是改變。你的心並不存在於你的頭裡(Your mind is not in your head) 很多指的是,我們的靈魂存在於細胞(In every cell of your body)裡,以及細胞的四周,也就是存在於身體裡面及四周(exists within and around (as the aura of) all physical body)我們身體裡面有好幾兆的細胞 他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運作讓我們能夠活下來 但是沒有靈的幫忙我們身體只不過是一具骨骸加上肉體而已。

他的立論與台灣首位利用科學探討「靈」的世界,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前臺大校長李嗣涔,,經過二十幾年的研究, 「用科學證實靈界的存在!」 有異曲同工之處。在三采文化出版《靈界的科學──李嗣涔博士25年科學實證,以複數時空、量子心靈模型,帶你認識真實宇宙》一書裡面,靈是以前世世所累積下來的能量,是一個量子聚合的信息場,這種信息場會尋找一個有形的物質孕育成形,有的人有的人看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學會要的人有的人在學習東西老是學不會那就牽涉到他的深層的智慧就是所謂的靈。量子力學(英語:quantum mechanics)是物理學的分支學科。它主要描寫微觀的事物,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子物理學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其為基礎。量子彼此影響距離遠超過太陽系之外好幾個光年的地方,速度遠超過光速(pilot wave theory Copenhagan interpretation)。

    一般所說的靈放空常指的是靜坐時頭腦裡的思緒意識完全放掉,以便讓外靈進入,因而產生所謂的靈動。而黃老師所說的靈放空指的是本靈完全放棄,讓本靈完全空掉,讓細胞做主。信仰與心靈療愈這個時候一位的母親是小腸這一批胃不好臉色就會蒼白黃淬煉靈芝的時候會大喊大哭開始碎碎念任何宗教都是大智慧天主教的禱告佛教的懺悔 阿拉可蘭經誦經的 阿拉可蘭經誦經的時候那種腦腔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