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破我執(小蔡)

破我執

「我執」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個名相。佛教中的我執,常指的是「在三界境界當中起了貪愛而生起的執著,執著不肯棄捨」 因為執著而有了貪、嗔、痴慢的習氣。它又分「外我所的執著」執著外在的物慾,及「內我所的執著」--執著意識、習氣、個性等內在的因子。而黃老師的「我」指的是「先天之我」,是「真我」、「自性」或「本靈」,心要放下,與生俱來的我執最難破,這是需要修煉的。只有當你甘願放下的時候,才能鬆解。身體如果放鬆的時候,就會有氣血暢通的感覺,先放鬆的時候就會有大笑大哭的衝動,把自己的自我,我執都放掉。放下心的執著,在練功的過程中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放鬆,但是在真正的空,才能達到更高的自我修復的境界, 如上面所提心的放下是上意識以及淺層意識的放鬆。要真正的鬆還要能夠達到靈的空。靈涉及基因的層次、涉及前世因果在個體中就是基因。這個基因來自自你父母以及前幾輩子的祖先。執著就無法接觸其他因緣。例如不能只執著某個宗教的教義,而認為其它宗教都不對,都不好而無法接受。吃素是有很多好處,但是在一些必要的情形下,可能會短暫的背離,也不要執著而無法變通。另一個例子是打坐一定要盤腿嗎?黃老師認為自在就好,只要能靜心,也可以躺下來。,執著練功時有很多理由伴著伴著,黃老師認為個性的轉變 是最困難的,英文它跟靈(也就是先天的基因)有關。是最難破的我執。硬的個性要改變, 要變柔軟是要修持的。


觀自在ヽ要悟空(小蔡)

觀自在ヽ要悟空

要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指人的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一切有形無形的物理世界包括人的身體以及各種物質的型態。「色蘊」即六根、五境及無表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人身上的各種功能,屬於物理的世界;「五境」色、聲、香、味、觸等知覺功能,無表色是不表現一外的主觀意識。 「色蘊」放掉了就不會有 苦受、樂受、捨受等「受蘊」,也就不會有思維執著貪癡等想要怎樣的 「想蘊」,也不會形成喜欲等 「行蘊」,更不會有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帶來的長短好壞區別心的 「識蘊」。

華嚴經淨行品第一條中提到「本來無縛,何須解脫?自綁自心,放下無難,心無所住,常無染著,遠離取捨,柔軟無礙,不用離境,但要息心,無心無境,自在相隨,念彼觀音力,能為作依怙,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星雲大師曾說過「你觀照他人,能夠「人我不二」,你怎麼會不自在呢?你觀照境界,你不要「心隨境轉」而能「心能轉境」,你怎麼會不自在呢?你能觀事,事情千般萬種,我只求簡單,如此怎麼會不自在呢?我觀道理,道理玄妙莫測,我只以平常心論道,又怎麼會不自在呢?我能觀心,心意千變萬化,我只以平常心對之,我又有何不自在的呢?」

黃老師提到孫悟空逃不過五指山,五指山就是五蘊皆空。孫悟空以為自己非常厲害,但卻逃不出色受ヽヽ想ヽ行ヽ識。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相就是中國講得無???對自己、對別人,對眾生、對眾法、對萬物都不執著,都能觀為空,了然於一切事物都是因緣際會而生,虛幻不實,變滅不常。功名利祿、物慾享受也只是空相。

靈放空,一切都回歸原始狀態,那就是自然。自然就都能自在,自然禪就是要自然、自在。自在就無罣礙、堅持、煩惱。所以信的是什麼宗教,不管你修的是什麼法門,不管是世間禪,還是出世間禪,一切都要放空、自在。正所謂「八風不動心,寧靜無煩惱」或所謂的「看破一切」。也就是不隨著「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種境緣,而有心境的變化。當我們不隨著利益、興衰、毀譽、稱讚、譏笑、苦樂而有內心充滿自在寧靜,沒有貪瞋癡的煩惱,我們就能解脫了。

除了「五蘊皆空」說法外,師父常說「要悟空」,但何為「空」?與「有」相對的是就是空,意即空無、空淨、沒有有。在內稱「空性」,在外稱「空相」。根據《大智度論》「內空者,內法內法空。內法者,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無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者,無我、無我所、無色法;聲、香、味、觸、法,亦如是。」此乃「十二空」外,還有所謂「十空」的「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無始空),本性空(性空)[12],無所行空[13],勝義空(第一義空),空空」,以及。「十六空」的「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初後空、無損盡空、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說法分類雖有不同,然大意都是一切存在之物中,皆無自體,所有存在皆虛幻不實,也就是所謂的「無」、「無眾生」、「無壽命」。

有一位83歲佛光山的師姐問老師腦神經痛要吃什麼藥,黃老師叫她上山來練功就知道了,他上山來了,黃老師就問她有沒有在做早課,晚課,她說有,會的是金剛經黃老師說只要你放鬆站著,開始做早課和晚課。黃老師要她了解心經裡面的觀自在,要照見五蘊皆空,放鬆放空顏??耳鼻舌身意,顏耳鼻舌身香當你把這些全部放空的時候身體就開始自救. 就像當初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突然悟道. 寫了心經。所以各位師姐就從咽喉食道氣管開始動了起來心裡默念著心經他以前因為喜歡喝冰水的差氣心又急,黃老師說他以前心急個性不好他說他念佛之後就開始改了但是那個像已經現了出來。從喉嚨練開之後,內臟就開始動了起來。他覺得早課就這麼殊勝。心經談的事心要放下,要無了,要空了,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就是身體,最難破處的就是我執太重。我執就是說我一定要這個樣子沒有放鬆沒有放下只要你放鬆就停不了了就開始練整套這一這一位師姐練了一天之後說,我找來練的話我就不用換膝蓋骨了。所以他在練後跌倒竟然沒有關係因為他的寒造成的他的偏頭痛,他懷疑為什麼其他師姐師兄在練功的時候放的是流行音樂而他卻要念心經,其實只要是能夠讓你放鬆的音樂都可以因為他是修行之人所以唸心經也無妨。 另外一位師姐金針他說他來了好幾次都沒有感覺,黃老師認為他是沒有放下,一切都是空相秋金美髮當董事長他兩個兒子的潛能也是經過師傅的質點之後開發的出來現在各擁一片天非常有成就很多人的個性習氣都非常的硬你改變就行不要自認為不行你的子的個性改變了心變柔軟了個性就變柔軟了

心空了心就放鬆、壓力自然就減少更平靜,不會不停擔心,了學習就更專注,減少放空。


靈相應(小蔡)

靈相應

師父認為學佛的人,與佛祖相應與基督教與上帝相應是同樣的道理,都是靈相應。佛教所謂的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或基督教要能夠達到救贖都是要讓你的靈活了起來。這樣,你才能夠與佛祖上帝對話感應上帝偉大的力量。因為他們都是很大的氣場,他們具有偉大的能量,與他們的靈相應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智慧,進而得到身心靈的解脫。就像當你不知所措,無法沉澱下來放鬆心靈的時候,你也可以與師父靈相應一樣,感受到師父蛻變的過程,與自我磨練的功法。進而,努力練功而得到健康是一樣的道理。在與佛祖、上帝、師父相應的過程中得到他們的智慧,也就是善靈的培養或所謂的靈修。與大智慧者相應,靈入定時與宇宙合而為一,天人合一。如宇宙之運轉,動中有定定中有動,生生不息,周而復始。悟解,悟出靈的本性。

靈相應的事情在古今中外歷史上,屢見不鮮。本靈與宇宙間的信息相感應,很多大智慧也是在心靈的寂靜中感應而來。


自然禪相信信仰的力量(小蔡)

相信信仰的力量

人的一生與信仰脫離不了關係,對某種信念與適度的堅持常常是終身不變的。有了信仰科學家努力研究世界奧祕,追求宇宙的真理,教育家努力培養下一代,慈善家汲汲於幫助世人,這些都是信仰的力量。而宗教可以讓人們的精神有了依靠,意志更堅定。宗教信仰是指某種宗教信奉和尊敬。它包含了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對鬼、神、甚至對宇宙萬物神奇力量的崇拜。它常帶給信奉者安定、安全的感覺,認為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在焦慮、困惑、痛苦、煩惱、絕望、挫折、危險的時候這種力量會來幫助他們、解救救他們。雖然有些人假借宗教行為之名,行犯罪之實,有些人利用宗教蠱惑人心,

不論我們信服的是什麽宗教,大部分信奉者相信是某種神聖的力量賦予萬物萬物的存在及其存在意義及目的。這種神聖的力量主宰著一切的規範,包括社會的秩序及道德的規範。

有人認為宗教信仰是一種迷信,是一種為了特定目的而對信奉者洗腦的一種組織。很多宗教狂熱的信徒為了維護教義而毫無理智的濫殺無辜。 所以人們都不相信信仰能帶給我們什麼力量,只是一些只拜神不做事的信徒罷了。那麼信仰真的是毫無理智的嗎?

宗教對人的心與靈產生了療愈的效果,宗教中對世人的大愛與憐憫帶給人們寬慰,改變信奉者的人生價值觀。    佛教的「普渡眾生」基督教的「愛人如己」的信仰精神,如此才是真正病得醫治的意義與目的所在。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們知道許多東西是沒有辦法認識的,卻照樣存在;同時我們感受到這些東西展現出很高的智慧,以及極美的真理。我們這種知道與這種感受,是真正的宗教情操的核心。」

許多人因為信仰而在患病的過程不藥而癒。

黃老師認為信仰對潛能開發也有相當的助益。所謂「信者得救」,就是因為你相信這種神奇的力量,能幫助你,它觸動了你深層的細胞,讓這些細胞奮戰。細胞在不斷的分裂與複製的過程中因為外力---如遺傳的搭配、環境的冷熱、細菌、病毒的感染、光害、幅射的侵入產生了演化的繆誤與突變。因為有了信???這在遺傳工程、分子醫學的研究中已經得到了應證。這既是神蹟也是細胞自主的結果。所謂的「念力」,也常常是細胞努力的結果。在細胞自主中所提到的P53基因的自我修復,讓細胞專心從事修補受損DNA的工作(growth arrest),並抑制血管增生(anti-angiogensis),癌細胞因得不到養分而無法長大、轉移,進而讓神經系統恢復健康。因此正確的信仰讓生命充滿希望,讓人精神和諧身體變得健康,讓人們遵道德、讓社會和平、安定。

死不是生命的結束,死亡是一段生命的結束,卻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大部分的宗教都相信死後靈魂繼續存在。很多宗教也相信前世所作所為會印記在你的靈魂中。量子物理學似乎已經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這個問題。人類基因組計劃中提到: 與其說人是生物的機器的概念,不如說是物理所產生的震動能量場。(energy force, governed by physics)。」人性本善,或本惡取決於能量所受到的糾纏是善或是惡有關。利用宗教的力量來修行、修心、修性。

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人,逢主日(星期日)都會到教會參加禮拜,並有「靈修」、「讀經」、「禱告」回教。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則有通稱為「五功」:「念」、「禮」、「齋」、「課」和「朝」。?道教和儒教也有各種修行的方法。而自然禪的方便法門是佛教。自然禪則是藉重禮佛、點燈、法會來修行、修心、修性。除了平日的禮佛、修佛外,每年農曆一月,我們有一個點燈活動,活動很簡單,就是單純的點燈行為而已,為自己在黑暗中開啟與一盞明燈,能點燃您心中的「自性燈」,「破諸闇」、「除悔罪」、「生慧解」。「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象徵。在新的一年到來時,點燈為自己開智慧,並藉由點燈的形式,為自己祈福。每年農曆七月,以堆自己的歷代祖先、累世冤親債主、累世六道眷屬、冤橫者、夭折者、嬰靈、基主、十方法界等的告解與回饋, 將無盡的光明回向所有冤親,同證菩提。通常會有誦經、拜懺、禮佛、講經的活動。因為自然禪本山處於原來原住民祖居的場所,原住民的祖靈都在山上,我們祭拜他們,上師也會做施食以及做水路,我們提供一個平台希望祖先在這裡休息修行。